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需要更好地筹划未来

 

张颐武

 

    最近看到大前研一的一个访谈录,他在讨论中国的现状的时候向中国人提出了一些警醒,值得我们关切。

 

    当访问者问他如何看待中国的现状时,他的回答非常有趣:“这就好像世界小姐,5年后她也许不那么漂亮了。所以当她漂亮时,该努力做点事,比如拿个MBA学位。中国遇到的挑战也差不多,因为中国现在就是世界小姐心态,谁都围着它转,每个国家都想跟中国结亲,都来中国投资、找机会。所以虽然中国现状很好,但很难说5年后不会遇到麻烦,10年后也许真的会陷入困境。”当问到他“中国最大的问题在哪里”,他点明:“中国现在的问题是机会太多,以至于难有中国的经理人专注于某个领域,并在该领域做出卓越的成绩。但专注是赚钱的唯一途径。很多中国公司喜欢仿造,低价位去卖产品。这种形式面临很大的风险,比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今后如果是1美元兑6人民币,4元人民币,这种低价位的竞争持久力就会有问题。”

 

    这里大前研一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警醒。一个社会在顺风顺水的发展的时期,也应该未雨绸缪,防范可能出现的风险和危机。中国三十年的发展,当然经历了许许多多的艰难和挑战,但正是由于这个社会有很强的应对危机的能力,也由于中国人民对于发展和繁荣的强烈的渴望,终于有了今天的成就和弥足珍贵的财富的积累。中国的成绩有目共睹,但今天我们还在发展的路上,中国的未来还会有很多的问题和困难。今天发展得顺利的时候未必被视为大问题的事情,一旦遇到并不太顺利的经济周期就可能变成大问题。今天财富积累很快,国内外的环境都好的时候,我们可以做的许多事,一旦面临新的严峻的挑战,就可能变成负担和压力。大前研一的提醒不是没有道理的。他在提醒之余,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中国商人的弹性和速度让我惊叹,中国台湾过去用20年做的事情,中国大陆只花了5年就做好了。我要提醒的是,如果你是司机,要注意路况,路并不是都好走。如果你是世界小姐,你也会一天天变老,要为自己30岁的时候做些打算。”

 

   这些说法可以说是真正的关心和爱护,我们看到过大前研一对于中国的发展和能力的高度的肯定的同时,也应该重视这些真切的提醒。经济发展会有顺利和不顺利,社会的进步也会有时候快一些,有时候又会慢一些。这些都是社会进程中不可避免的。在处于顺境的时候居安思危,留有余地,为今后的发展做更加充分的打算和筹划还是一个需要进步的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国还存在许多问题和隐患,还有很多不足和问题。,对于发展中的困难还是要估计得充分一些,对于未来可能的风险和危机也应该有充分的防范。像这次雪灾所暴露的基础设施和公共管理的弱点和问题其实就是一个很好的提醒。虽然我们万众一心,抗灾救灾取得了胜利。但这说明中国的发展和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关注民生,让人民得到更多的实惠,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当然是必要和必须的,也是社会发展到今天公众的要求和社会的共识。这是大趋势。但在这同时,对于发展和改革的重视和关切,对于未来更好的发展准备条件,通过对于全球竞争的趋势的准确的判断和全体人民的艰苦奋斗,避免未来出现问题,也是非常重要的。

 

   这就像一个家庭,在年富力强挣钱多的时候,应该买些保险和进行一些投资理财,为未来的发展留下空间,为未来的生活提供保障。不应该一下子把所有的钱都吃干化尽,不能躺在现在的成功上睡大觉。这个道理对于一个社会来说也是如此。民生问题的根本的解决还是依赖发展的成果,只有不断持续地发展,社会的福利和人民的生活水平才有可能快速地提高。大家都希望社会在一个早晨满足自己的成员的一切要求,也希望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非常理想,充满快乐,但理想也还是要一步步地实现,任何要求的满足都不可能脱离现实条件的限制和制约。发展还只能按照规律办事。让公众分享发展的成果是必要的,也是社会的责任,但真实地探讨、共同面对发展的问题和困难也是社会前进的必要的力量。这就需要一方面实事求是地看到中国发展中的问题的复杂性和长期性,另一方面实事求是地对于这些问题进行理性和客观地思考和探讨。避免情绪化和简单化的思路和想法。在今天的全球竞争中,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在追求高速的发展,不进则退,任何人没有陶醉和盲目的理由。

 

   大前研一的提醒值得我们深思。

话题:



0

推荐

张颐武

张颐武

724篇文章 2年前更新

著名评论家,文化学者。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包括大众文化与传媒、文化理论、8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和电影。近年来,张颐武一直专注于对全球化和市场化激变中的中国大众文化和文学的研究,并对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当代文化作出了丰富而重要的阐述。主要理论专著有《在边缘处追索》、《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新新中国的形象》、《全球化与中国电影的转型》等;大众阅读出版物有《思想的踪迹》、《一个人的阅读史》等。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