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网络文学与纸面文学

张颐武

    

十多年前在海外留学生的网站上发表,引起留学生高度关注的小说《白雪红尘》似乎是一部真正严格意义上在网络上首发的长篇小说,这部表现加拿大留学生生活的作品其实是具有传统纸面文学一切特点的作品。当时由于其对于留学生生存境遇的逼真的描写而引发轰动,我记得我1997年在美国第一次接触这部作品,就是留学生们推荐给我的。它的作者就是我的北大同班同学阎真。这部作品后来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名为《曾在天涯》的纸面版本,也受到好评。阎真也开始了作为一个传统的纸面文学作家的生活。网络上的发表对于他可能已经是相当遥远的过去的经历了。这一段历史我一直认为是一个特例,但其实是网络文学的一个规律。

网络文学和纸面文学的关系,这些年来一直是一个缠夹不清,复杂微妙的问题。关于这个问题的不同的看法也一直难以得到充分的厘清。在网络生活刚刚开始的十年前,人们就已经感受到网络文学具有的巨大的可能性和前所未有的竞争力。当时不少人觉得新兴的网络文学很快就可以创造出新的文体和风格,迅速地对于纸面文学构成冲击。许多人当时对于书籍的未来也抱着某种悲观的态度。但其实网络文学的发展和这些预测有相当的差距。网络文学当然已经显示了自己的影响力,但却像是纸面文学的延伸;网络文学当然已经有了勃勃的生机,但却成了纸面文学的人才的储备库和发掘新的成功流行趋势的资源库。网络文学当然已经蔚然成风,但却还是难以建立自己的独立性。人人皆可为作家并没有挑战传统的作家的写作,而是让网上的成功作家找到了“落在”纸面的机会,也让成功的新的纸面文学的作者有了扩张自己的文化空间的机会。当年我们期望的新的文学形态当然也有端倪,但还显然没有长成参天的大树。网络文学当然也导致了我们阅读方式和生活形态的重要的转变,却还难以变成独立的、新的文学的形态。网络文学的成长已经显示了巨大的可能性,但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的机会却还在我们的前方闪烁,它是诱惑、吸引,也是挑战和问题。如何理解这种复杂性仍然是今天的问题。所以网络文学的发展当然在十年中建立了自己的基础,但问题仍然像十年前一样扑朔迷离。这里有一些值得思考的“点”还是需要我们给予关切。

首先,在十多年前,网络生活刚刚开始的时候,许多人预测网络文学会发展出一种“超文本”的新的文学的形态,也就是通过不断的链接使得许多人参与到写作之中,使得“作者”的概念趋于瓦解,而众多作者的参与使得文本的流向变得复杂而微妙,一种开放性的文本得以产生,网络里有机会容纳多种多样的文学试验。但从十年来的网络文学实践来看,情况其实并没有按照这样的预言发展。其实网络文学最初的形态反而是一种类似随笔散文的即兴的文字的展开和流行。这种文学正是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多元性,才有了展开自己的机会。网络文学其实是是以对于传统纸面文学的模仿的方式呈现自己的。许多网络作者其实是做着传统的“文学梦”的年轻人。正是由于在传统的纸面文学中没有机会才将他们的作品直接贴在网上。所以网上多数的作品仍然是一些传统的纸面文学中习见的东西。随着网络文学的展开,一些特定的文学类型在网上持续地引发兴趣,如校园和青春文学,玄幻和盗墓等写作在网络上持续地流行。然后就引发了传统的纸面文学的发掘和出版的热潮。于是,网络文学似乎并未发展出自己的一套新的表达方式。但它的发展却改变了传统的纸面出版的形态。今天的纸面出版也需要看看网络的潮流,才能有自己的选择。而“80后”“90后”的年轻人对于网络生活的依赖,使得郭敬明、韩寒这样其实依赖纸面出版获得名声的年轻人也更加依赖网络生活了。

其次,网络文学由于没有编辑和出版的过程,也就没有了传统的“守门人”。特别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博客、论坛的风行,任何人的作品都有机会贴在网上。这当然会让网上的文学呈现出无比丰富的面貌。但网络文学其实既是一个可以被任何人读到的资源,却也是被异常容易被湮没和被忽视的资源。任何人可以看到,并不意味着人们有兴趣来看,这样过去只有二三知己或者仅仅有自己本人欣赏的情况其实在网上还在延续。网络生活中的文学其实和纸面文学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的差异。

    由此看来网络其实是给了文学一个新的空间,一个另外的阅读的可能,它不可能改变人类的趣味和阅读的习惯,只是给我们添加了希望,也添加了挑战。网络文学会取代纸面文学吗?目前还看不到这样的前景,但也有可能在一个早晨就会有新的状况出现。但我们知道,无论在纸面或者网络中,文学会存在下去的。

 

 

   

话题:



0

推荐

张颐武

张颐武

724篇文章 2年前更新

著名评论家,文化学者。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包括大众文化与传媒、文化理论、8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和电影。近年来,张颐武一直专注于对全球化和市场化激变中的中国大众文化和文学的研究,并对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当代文化作出了丰富而重要的阐述。主要理论专著有《在边缘处追索》、《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新新中国的形象》、《全球化与中国电影的转型》等;大众阅读出版物有《思想的踪迹》、《一个人的阅读史》等。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