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和李宁一起点燃火炬

张颐武

 

   现在,我们还沉浸在8月8日晚上的鸟巢,我们还在回味那个时刻的壮丽的场面,回味这个炎热的日子里我们伴随着开幕式所体验的欣悦和激动。一百年的梦想,中国付出了这么多,今天终于有了历史和世界给与中国的报偿,而中国和北京也用自己的想象力挑战创造的极限,以对于完美和圆满的追求回报了整个世界。今天,中国人在这里没有观众,我们都是参与创造历史的人,我们都是这场历史的恢宏戏剧中的演员,我们也在那张宏伟的画卷上画下了我们的一笔。世界给了我们这个创造历史的机会,中国没有辜负世界的期望,这个城市里璀璨的焰火和鸟巢里的演出都让世界赞叹。中国给了世界灿烂的视觉的震撼,给了世界传统文化的神韵和气势,给了世界对于人类价值的共同的关怀。在李宁点燃火炬的那一刻,我们内心的火炬也被点燃,我们和他一起燃起了火炬。

我尤其喜欢李宁这个人物的意义,他是让中国骄傲的运动员,他又是一个成功转型,在创业的路上获得了成功的企业家,他的精神和生活正是说明了“中国梦”的丰富的内涵,正是给与了中国的年轻人一个完整的榜样,他在这个晚上达到的高度和他的再度挑战极限的勇气和能力让我们感受中国人的力量。如果说,李宁的前半段的成功体操生涯让我们受到精神上的激励和振奋,那么,他的后半段的成功的企业家的生涯也让我们感受物质财富的创造和发展的主题也仍然是今天中国走向未来的最为宝贵的动力。我觉得李宁其实完美地呈现了“中国梦”的形象,也完美地呈现了中国人的自我肯定和自我提升的能力。李宁的历史可以说是所有中国人共同走过的三十年的历史的一个象征。在这个创造历史的新的起点上,李宁是让圣火点燃的人,也是让我们感受三十年来中国的崛起和发展之路的人。

他在1984年的洛杉矶让所有中国人感受过中国的青春的力量和中国最初走向世界的开放的情怀,他在1988年的汉城也体验过挫折的痛苦。他从鞍马上跌落的镜头让我们感慨,也让我这个当年二十六岁的年轻人感到惆怅。从此我一直关心着这个我的同代人的发展,关心着一个叫做“李宁”的品牌的成长。但在二十年之后,李宁再度来到了我们的面前的时候,我们是在北京的鸟巢里看着他在空中大步向前,他飞翔得比当年更高了。我不会注意他和画轴同步得是否天衣无缝,但我所看到的是他超越自我,敢于挑战的雄心壮志,看到的是他背后的中国正在大步流星地和世界一起向前。他燃烧的不仅仅是中国人内心的火炬,而且是人类共同的祈愿和希望的火炬。同时,他点燃火炬的同时,也把责任交给了今天的年轻人。李宁点燃火炬,完成了他的使命,也让我们的年轻人感受他们自己的使命和责任。我在这里看到了薪火相传的生命的意涵。

在今天的舞台上,刘翔、姚明和张怡宁们还会给我们新的希望,让我们感受人类冲击极限,面对挑战的勇气和力量。今天,我们虽然仍然关注比赛的胜负,会最热情地为中国加油,但我们不会像当年一样对于比赛赋予太过沉重的意义。我们知道,今天我们还会为胜利骄傲,为挫折惆怅。但今天的中国已经是这个全球化世界上的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它面前当然还有许许多多的挑战和问题,但今天的我们却早已不是二十年前的状态了。我们有能力给世界这样美妙和雄浑的开幕式,就说明中国已经更加成熟、更加自信,也更加繁荣了。我们不会再有那种挥之不去的悲情,而有的是乐观和自信,有的是清醒和自觉。

我们今天可以在一百年来坚韧不拔地追求参与奥运的努力之后,在艰难的两次申办奥运之后,在七年的准备和劳作之后,去分享体育的快乐,分享挑战极限的努力的超越和崇高,分享世界各国运动员的精彩的表现。今天的中国在北京筑起了最好的平台,让世界在这里展现他的最好的一面,让人类挑战极限,超越自我的努力得以延伸,让世界和中国一起感受和平和友谊的涵义,体会和谐和超越的价值。因此,我们在欣赏比赛的时候会有更加平和的心态,有更加美好的对于所有运动员们的祝福和期望。我们会为所有的参与者加油,我们会让所有的来到北京的人感到宾至如归,因为这里就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展开的地方。   

 

(本文独家提供新浪博客使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话题:



0

推荐

张颐武

张颐武

724篇文章 2年前更新

著名评论家,文化学者。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包括大众文化与传媒、文化理论、8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和电影。近年来,张颐武一直专注于对全球化和市场化激变中的中国大众文化和文学的研究,并对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当代文化作出了丰富而重要的阐述。主要理论专著有《在边缘处追索》、《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新新中国的形象》、《全球化与中国电影的转型》等;大众阅读出版物有《思想的踪迹》、《一个人的阅读史》等。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