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相信陈忠和

张颐武

 

刚刚看完中美女排的五局大赛,中国队最终以2:3落败。我们应该感谢两个队伍所奉献给我们的精彩的比赛,他们都付出了努力。胜负当然重要,但比赛本身的精彩让我们再度感受了体育的波澜壮阔的美,感受了胜负之外的追求比赛的完美的价值。

比赛真的充满了悬念和不同的可能。一个偶然可能根本逆转了最后的结果,一个机会可能带来更多的机会,而一个小小的意外,可能就让自己再也无法找到更多的机会。可能在曙光在望的时候却突然看不到希望,可能在一片幽暗中柳暗花明。体育和人生一样,但比人生要浓烈和短暂。体育可以说浓缩了我们的人生。它就像某种巨大的能量突然爆发的一刻。我们在人生中需要用许多年体验的东西,在体育比赛中可以仅仅用一瞬来体验。所以体育比赛有魅力的地方就是它的胜负来的很快,而且我们都觉得比在一般的人生中要来的相对公正。当然体育比赛也不可能绝对公正,但我们的人生由于太长,我们有许许多多的机会抱怨命运,诸如怀才不遇,空有一腔抱负的说法其实是我们给自己的一个借口,也是我们对于自己的一种安慰。而且人生还有许多退路,有许多转身的机会,但比赛就只看那么一瞬间。所以我们可以悟到人们常说人生像长跑,但长跑的胜负其实很难像短跑或者其他迅速结束的比赛那么刺激。所以,短暂的比赛其实更加让我们感到激烈和投入,它让观看者得到的兴奋是如此的巨大。

比赛的时候你没有机会抱怨,得到安慰也不会有太大的意义。因为比分在瞬间决定,胜负立判。像今天柔道中的佟文,在最后时刻还落后,但最后的机会被抓住了。她胜利了。我可以想见日本选手的失落。里面当然会有偶然,日本选手可能会想,如果我再小心一点点,一切都会不同。像体操的运动员,那些动作在下面可能成功过一百次,一千次,但算数的只有在聚光灯下的这一次。结果就是这么胜负立判,没有任何后悔的机会。在人生里也是如此。我年轻的时候读柳青的名言“人生中紧要处只有几步”,当然觉得也有道理,但还难以体会其中的况味,因为,那时我觉得未来还太漫长,一次机会失掉还有大把的机会,一条路没有走还会有无数条路。后来才知道,做出了选择就没有机会回头,走过了的岔路口就永远不可能再走。后来我才明白老成持重的意义,就是年纪大的人知道人生的不易。所以体育让我们在一个瞬间展现了漫长人生的许多方面。胜负在一个瞬间,选择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这是比赛的残酷,但这就是比赛的魅力所在。

这些感慨都是这场精彩的女排比赛带来的。这场比赛是大家的焦点,中国队在输给古巴之后,又输给了郎平带的美国队,让我们感受到巨大的压力。中国队今天当然是尽了最大的努力,但似乎难以摆脱压力,他们似乎还是难以放下胜负。中国姑娘们太想在大家面前取胜了,反而失掉了平常心。所以,虽然有优势,但总是拿不下来,让人感到不放心。心态摆不正,放不下,反而使得状态上不来,缩手缩脚,想赢怕输,反而欲速不达。越是努力,越是达不到自己理想的目标。实事求是地说,中国女排其实绝对有赢的实力,但却由于自己的焦虑,自乱阵脚,没有能够拿下来。其实打败我们的是我们自己,我们太期望这场胜利给我们一个骄傲的理由,但却越是不如人意。有时候人生就是如此,追求结果的愿望太强烈,反而有了负担,让自己变成了结果的奴隶,不能放开手脚,不能想得开。所以我们受到了自己的束缚。其实心理学家未必能帮的上忙,还是得靠自己来化解。但一旦化不开,成了心结就会影响比赛的结果。到最后的后悔也来不及了。

美国队反而拼得潇洒,把自己平常的积累都发挥了出来,让我们感到了他们的舒展和自如的一面,感到了享受比赛乐趣的一面。中国队的主场,他们输了是正常,赢了是惊喜,他们反而有了平常心,反而放下了,于是乎他们真的赢了下来。最后他们的欣喜是非常的我们也该恭喜他们

但我还是相信陈忠和和他的队员。尤其是相信陈忠和。这个男人曾经遇到过太多的挫折了。我看过他的故事,他不是郎平,没有当过世界冠军,他能当教练所付出的其实超出我们的想像。他经历的那些故事是对于他的磨砺,也是他的人生的动力。他曾经那么多地体验过困难和挑战,但他忍下来了。直到在雅典站上了领奖台。今天的这一点点小小的挫折对于他不会是过不去的坎儿。比这更困难的时候他都经历过。所以,我今天相信他。我看到比赛之后他接受电视记者采访的时候还是如此平静。我知道他一定腹有良谋,一定在隐忍着,这种 隐忍的背后一定是一个大爆发。到了他被逼到墙角上的那一刻,他一定会绝地反击,让你感到胜利的艰难之后才获得胜利。这就是陈忠和的能量所在。

上次我在博客里写过,当年,当他是郎平的助理教练时,在电视里看到总是坐在郎平旁边的陈忠和,我就莫名其妙地感到这个男人在平和下的力量。我就告诉我的妻子,此人了不起。这在当时没有根据,但今天看来却别有意味。我相信他们会有办法让他的队员放下一切,在比赛中完成自己。

在这个时刻,我愿意说:

相信陈忠和。

 

话题:



0

推荐

张颐武

张颐武

724篇文章 2年前更新

著名评论家,文化学者。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包括大众文化与传媒、文化理论、8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和电影。近年来,张颐武一直专注于对全球化和市场化激变中的中国大众文化和文学的研究,并对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当代文化作出了丰富而重要的阐述。主要理论专著有《在边缘处追索》、《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新新中国的形象》、《全球化与中国电影的转型》等;大众阅读出版物有《思想的踪迹》、《一个人的阅读史》等。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