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这一刻,我在鸟巢和中国一起忧伤

张颐武

 

  这一刻,我在鸟巢。J区3层537通道4排1座。在赛场的西南。

这是上午预赛110米栏的第六场。刘翔出场,在第二道。起跑线在我同一侧的另一面。他的红色的运动服让他在我这样远的看台上也显得耀眼。他试跑的时候,整个鸟巢都是欢呼声。我的不远处是一个孕妇和她的丈夫。他们还有一个两三岁的孩子和孩子的爷爷。他们在教给孩子“刘翔加油,奥运加油”。

我则用照相机寻找刘翔,他在相机里是一个小小的红点,在赛道上等待着枪响的一刻。震耳的欢呼沉静了。很多人都在等待一场没有悬念的胜利。

枪响了,但我看到我们刘翔起跑就有点慢。但比赛停止了,有人犯规。那个小红点却意外地转向了后面的门。大家已经无心再看比赛,都觉得格外奇怪。这是赛场的广播响起,中国的刘翔因伤退出比赛。现场大家还没有反应过来,赛场突然宁静了,空气好像凝结了。我身旁的那个孕妇却已经开始哭泣。我在大屏幕上看到了刘翔的背影在走出赛场。他在这次奥运会上再也不会出现在鸟巢的中心了。

我觉得,那一刻他是孤独的。

此时此刻,忧伤的潮水漫过了鸟巢的天空。我的周围是无边的叹息声。

我知道,我在这一刻是忧伤的,鸟巢在这一刻也是忧伤的,中国在这一刻是忧伤的。

 

 

这张票拿到好久了,去不去却有点犹豫。因为还有许多事情亟待处理,因为这是田径的预赛,有男子400米、女子链球、男子200米和男子三级跳远等项目,都不是看点最多的项目,而且预赛也未必精彩。当然最期待的就是刘翔的第一次出场。他一共要跑四枪,这是第一枪。但这是没有什么悬念的,所以也不一定有趣。我在8点半到了鸟巢,在公园里转了一会儿,又感受了鸟巢和水立方的壮观。我怎么也没有想到这样一次预赛变成了我们的忧伤的时刻。

200米有已经创造了百米奇迹的博尔特,他取得了没有悬念的胜利,进入了下一轮。连史冬鹏等也没有悬念地进入了110米栏的下一轮。而三级跳远的一个中国运动员也顺利进入了下一场。本来我们会把心悬在几天后刘翔决赛的那一场。但今天的结果真的让我们忧伤。

刘翔是一个伟大的运动员,他为我们在雅典创造过奇迹。他一直是我们在田径场上最了不起的英雄。他的那张容光焕发的脸,他的那种开朗而明亮的笑容让中国感到骄傲。所以,我们把希望凝聚在他的身上也不奇怪。

于是,在他比赛之前,我们就把所有的目光都凝聚在他的身上。姚明的篮球是一个团队的,女排也是一个团队,而刘翔却是要一个人给我们再次创造奇迹。压力当然会存在,也很巨大,但其实这个时刻不可能没有压力。因为,中国人渴望胜利的心是强烈的。过去的悲情虽然已经被跨越,但还需要胜利给我们更多的信心。所以,刘翔被我们赋予了更多的意义,他的辉煌让我们没有办法不把更多的意义赋予他。我们都知道大赛将近需要减压,我们都知道不能仅仅靠刘翔一个人。他的胜负也不代表这个国家的命运。比赛的胜利当然是国家的荣誉,但比赛的挫折其实也不是不可接受的。因为,公平竞争的比赛就会有胜负,那么接受结果,坦然地面对就没有什么。这些道理我们都清清楚楚,但我们还是热爱他,我们还是期望他。当然,今天我们就会忧伤。

我们不应该责备刘翔,他一定比我们所有人都更加渴望胜利;我们不应该焦虑和不安,因为他已经给了我们那么多。但我们的心和他的心在一起忧伤。我在走出鸟巢的时候,感到观众们是沉默的,他们还在忧伤。但他们又是平静的,也还是自信的。他们知道这仅仅是一场比赛,胜利固然被期待,但挫折也不意味着太多。我们渴望他带来胜利,但我们也接受他的退出,因为他自己会做出必要的选择。

我们曾经和刘翔一切分享了胜利的喜悦和欢乐,我们今天要和他一起分担挫折带来的忧伤了。有人说,奥运会是中国人的现代化追求的成人礼。那么,这个成人礼已经让我们享受了这么多的快乐,这里有这样一点忧伤让我们体验人生的丰富和复杂,并在这种体验中选择坚强。生活不会每时每刻都是快乐,让我们在忧伤中选择坚强,这样的选择会让一个民族有更博大的心灵,更包容的胸怀。它会让我们更加成熟。能够得到胜利的人是伟大的,能够包容挫折并且坚强的人同样伟大。

我突然想,当年刘长春一个人在奥运会上的遇到挫折的时候,他的背后的祖国是满目疮痍,几乎没有中国人在他的身旁。我们会感到愤怒和屈辱。今天刘翔在奥运会上遇到挫折的时候,这个国家和它的人民已经有了这场美丽的奥运会,满场坐着的中国人在为一个伟大的运动员没有机会实现自己而忧伤。

这其实已经证明了一切。

在看到刘翔的背影离开赛场的那一刻,我想他需要一个人去面对自己的伤痛,去渡过漫长的未来的人生。我们在他的身后。在忧伤过去之后,我们仍然会站在他的身后,为一个伟大的运动员的未来的人生加油。

祝福刘翔。

天佑中国。

 

话题:



0

推荐

张颐武

张颐武

724篇文章 2年前更新

著名评论家,文化学者。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包括大众文化与传媒、文化理论、8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和电影。近年来,张颐武一直专注于对全球化和市场化激变中的中国大众文化和文学的研究,并对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当代文化作出了丰富而重要的阐述。主要理论专著有《在边缘处追索》、《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新新中国的形象》、《全球化与中国电影的转型》等;大众阅读出版物有《思想的踪迹》、《一个人的阅读史》等。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