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鸟巢一代”前程远大

张颐武

 

   前几天,我到天津国际书展参加了冯骥才先生主编,我和几位同仁参与的《符号中国》的首发式。我乘坐的是京津城际快车,果然不同凡响,无论是车站的设施,还是半小时的速度都让人惊叹。这些年常有来往京津之间的机会,想想从两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十分钟再到半小时,这个国家前进的步伐可见一斑。书展相当热烈,人们对于《符号中国》所选择的中国符号的兴趣也很强烈,这些符号中有大家熟悉的,也有相对陌生的,但这些具体而微的符号中所包含的意义和价值都值得了解,了解这些符号其实也是深入中国文化的路径。这部书经过我们两年多的努力终于出版,确实是有敝帚自珍的一份欣悦,也有为中国文化的普及尽了绵薄之力的一份感动。在首发式的现场,有记者问冯骥才先生,什么是他认为最足以代表今天中国的形象的符号?冯先生的回答是“鸟巢”。他认为鸟巢的形象足以代表今天的中国。冯先生当然也留有余地,还是谈到了需要历史和时间的磨洗之后,鸟巢作为中国符号的意义才会更加清晰地凸显。这段对话已经被媒体广泛报道了,但我在现场的感觉还是别有会心,确实感受到中国的符号正在延伸,而中国的未来也在鸟巢的形象所蕴含的意义中得到了展开。

鸟巢的不拘一格、奔放开阔的建筑风格当然已经使它成了北京引人瞩目的地标,也是北京和中国的象征,同时奥运会的主会场的意义也值得历史铭记。但有一个说法是最为触动我的,这就是“鸟巢一代”的表述。人们用这个词来形容中国的“80后”“”90后“的年轻人。他们的成长和进步正是在这个宏伟的“鸟巢”的背景下展开的。正是”鸟巢“和中国各处所崛起的新的空间和中国今天经过三十年的发展所积累的一切给了这些年轻人最好的机会去向世界展示自己,去为人类的未来做出更大的贡献。我们可以看到用“鸟巢”的形象来形容这一代的新的中国人是非常恰当的。正是在“鸟巢”和其他的奥运场馆中,这一代中国的年轻人在取得冠军,在作为志愿者做着奉献。他们有力争上游,争取胜利的能力,也有脚踏实地、不断进取的自信。我在鸟巢里看比赛的时候,那些在热心服务的志愿者让我感动,他们不顾炎热的天气,在热心引导观众的同时,还时时鼓动观众的情绪,让场内的气氛始终在最高点上。他们年轻的脸上的灿烂的笑容正是“鸟巢一代”中国人的形象的代表。而当我看到郭晶晶和她的同伴在香港和澳门唱起《隐形的翅膀》,我也感受了“鸟巢一代”的从容、自信和开朗。

同时,在中国的所有的地方,“鸟巢一代”的年轻人正在和已经接过上一代的责任,正在开始承担起中国的未来,正在用他们的形象给中国一个更加乐观、更加自信和更加开朗的新的形象。过去,人们对于新一代的中国人有种种的议论,也有不少忧虑,担心他们成长在中国最富裕的时代,缺少韧性和承担,担心他们在消费文化的侵染和冲击之下忘记了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但今天,当媒体和公众用如此肯定性的”鸟巢一代“来形容这些年轻人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的担忧化作了新的自信。虽然那些问题仍然值得我们关切和提醒,但中国的年轻一代有着更开阔的国际观,也有着比他们的上几代人更灿烂的“中国梦”。在他们的前辈曾经有着如此深沉的悲情,曾经付出过如此巨大的努力的地方,他们有了更加美好的机会去力争上游,有了更加宽阔的舞台来展示自己。而他们也通过汶川地震的考验和奥运所展示的能量显示了他们是无愧于自己的时代的一代,是真正可以和鸟巢比肩而立的一代。

中国的崛起其实为年轻人创造惊世的奇迹提供了契机。在我们看到奥运会的年轻的冠军们的胜利的时候,我们也知道,此时此刻有许许多多的中国的青年也在这些他们的同辈的激励下立下了高远的志向。中国的年轻人不仅仅会得到体育的金牌,而且也会在许许多多的方面争取冠军,创造人间的奇迹。他们会成为企业家,会成为政治家、学者、作家,也会在普普通通的生活中展示自己的最为灿烂的一面,在人生的旅途中实现自己的目标的同时创造中国和世界的更好的未来。我觉得今天的年轻人所需要的仍然是志存高远的胸怀和脚踏实地的努力。但他们今天的幸福在于,他们的身旁有几代人努力后所积累的财富,有中国的发展所提供的新的历史空间,他们的努力会比他们的前辈获得更多的回报,更多的肯定。

在回程的京津城际快车上,我回味着冯骥才先生的表述,有了这样的感慨:我们所编写的《符号中国》里所收录的符号多数都是属于过去中国的符号,而鸟巢则是今天的中国的符号,那么,未来中国的新的符号还有待“鸟巢一代”的创造。他们前程远大。

话题:



0

推荐

张颐武

张颐武

724篇文章 2年前更新

著名评论家,文化学者。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包括大众文化与传媒、文化理论、8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和电影。近年来,张颐武一直专注于对全球化和市场化激变中的中国大众文化和文学的研究,并对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当代文化作出了丰富而重要的阐述。主要理论专著有《在边缘处追索》、《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新新中国的形象》、《全球化与中国电影的转型》等;大众阅读出版物有《思想的踪迹》、《一个人的阅读史》等。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