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让“中国梦”超越“抱怨文化”

张颐武

 

三十年前的1980年的5月,《中国青年》杂志发表了一篇署名潘晓的来信《人生的路,怎么越走越窄……》。在信中署名作者讲述了自己人生所遭遇的挫折,讲述了从充满理想到对于人生失望的过程。其中讲到了家庭的冷漠,感情的失落和社会的诸多问题让她感到失望和痛苦,坦诚地表明她“心里真是乱极了,矛盾极了。”

这封信当时激起了全国性的震动,也引发了关于人生的大讨论,当时的《中国青年》杂志社接到了六万多封的来信,人们一起讨论有关年轻人的人生问题,这在当时被称为“六万颗心的回响”,搅动了人们对于自己的人生和中国社会的未来的高度的关切和思考。当时正值中国“改革开放”的初期,社会正在从封闭走向开放,年轻人也遇到了严重的价值观的转型的问题和困惑。这场讨论,正是将当时青年所遇到的问题和困扰摆上了台面,引发了人们的广泛的争论和思考。无论对于人生的价值的探讨,还是青年生活中的具体的问题或是整个中国的未来走向,都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当年的讨论的核心是青年的路是否会越走越窄,中国社会的新的变化是否会带来青年的未来的希望和新的可能。这可以说正是我们今天激励我们向前的“中国梦”的起点,是个人通过自己的奋斗改变自己的命运的同时也改变这个国家的命运的努力的起点。虽然当时的问题早已是明日黄花,根本就不再是问题,但今天重读那些激情的文字,确实为当时的历史现场中年轻人的真挚的追问和探讨所触动。

我想,这场讨论正是走向未来的“中国梦”和当时存在的一种对于自身悲观失望的“抱怨文化”的一场赛跑,是在困惑中的焦虑不安和新的可能性之间的一场赛跑。三十年后再回首这场讨论,我们可以发现,中国的崛起已经成为历史的事实,虽然中国的前面还有许多挑战和问题,但无可争议的是正是对于未来的信心和中国人的共同的努力把我们带到了今天的新的平台之上。“中国梦”最终超越了当时的困扰和问题,“中国梦”是无可争议的赢家,中国的现实给了当时的问题一个最好的回答。我们可能难再追寻当时激发这场讨论的两个年轻人的命运,但千千万万的当时的年轻人在梦想的激励之下已经走得很远很远,中国也已经走得很远很远。

在今天,我们也可以发现,“80后”“90后”的年轻人现在确实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他们的状况和要求也早就超越的当年的状况而有了新的平台的同时也面临新的很多困扰和挑战。这里一方面是不断提高的幸福感的要求和现实可能的满足之间的差距,另一方面是对于公平和和谐的理想与现实社会存在的问题之间的差距,都让许多年轻人似乎再度感受了“人生的路越走越窄“的慨叹。于是我们在网络上或是现实中都看到了不少抱怨和不满,这当然自有其正当的理由,社会也应该尽最大的努力回应和关切年轻人的困扰和问题,社会也需要变得更公平和更和谐。但确实也存在一些年轻人沉溺在消极的”抱怨文化“之中,缺少奋斗和努力的愿望和信心。他们容易将社会的问题变成自己不需要奋斗的最好的理由,将现实的困扰变成了自己不需要努力的前提。出现了一种用抱怨“合法化”自己的疏懒,用社会问题“合法化”自己的消极的潮流。而这其实和在积极努力向上的“中国梦”形成了对照。我现在也看到了“中国梦”又在和“抱怨文化”赛跑。一面我们可以看到像《不抱怨的世界》像《杜拉拉升职记》这样虽然格调未必最高,但充满了进取和努力精神的书籍,总是占据着排行榜的前几名,看到了“80后”“90后”年轻人的努力已经浮出水面成为亮点,看得到年轻的“志愿者”在社会中的重要的作用。另一面却也看到抱怨和消极的文化确实在一些年轻人中间蔓延。这确实是一个新的临界点,我的感觉是好像三十年前的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又被提了出来,我们确实还需要用“中国梦”的光芒激励我们的年轻人用正面的梦想,用自己的努力去改变中国和世界。

我们应该看到,要求社会为自己多做一些是合理的,但自己为社会尽到本分也是合理的。要求社会变得更公平和更和谐更是合理的,但你的努力付出来创造合理的一切也是合理的。批评社会的弊病和问题是合理的,但用自己的努力使得社会的问题和弊病减少也是合理的。社会需要眼睛一样需要批评者和反思者,但社会同样像需要心脏一样需要努力的行动者。抱怨也有一定的价值,但为梦想而积极努力更有价值。今天中国已经在一个和三十年前不能比的大平台上,中国的机会还很多,在中国努力的希望比起潘晓的时代要大得多。因此,我相信“中国梦”一定能够超越“抱怨文化”,“中国梦”还会赢下去。因为今天的我们有远比三十年前更强的实力,更大的平台和更广阔的视野。

历史曾经证明,历史还将证明。

话题:



0

推荐

张颐武

张颐武

724篇文章 2年前更新

著名评论家,文化学者。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包括大众文化与传媒、文化理论、8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和电影。近年来,张颐武一直专注于对全球化和市场化激变中的中国大众文化和文学的研究,并对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当代文化作出了丰富而重要的阐述。主要理论专著有《在边缘处追索》、《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新新中国的形象》、《全球化与中国电影的转型》等;大众阅读出版物有《思想的踪迹》、《一个人的阅读史》等。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