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中国梦”和“上海精神”

——从《上海,上海》谈起

张颐武

 

  正当世博会在上海举行,人们把目光聚焦在上海的今天,如何理解上海的城市精神和文化特色,如何理解上海作为一个现代城市的历史和现实,都是人们所关切的。

最近在央视热播的《上海,上海》作为一部以上海这座城市为自己命名的电视剧,则表现出强烈的企图心,力图在从辛亥革命到新中国成立的整个中国现代史的大背景下,为上海这座城市勾勒一个生动而鲜活的形象,为上海的发展找到一个具体的历史的渊源,也为我们共同的“中国梦”寻找精神的来源。这种企图心当然是电视剧领域中不多见的,因此也超越了一般电视剧的想象,具有了更加丰富的特质。它显示了中国电视剧已经具有的多样性的同时,也为电视剧如何表现历史,如何既在电视剧的传统类型之中,又能够超越既定的模式,显示出更为多样的追求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电视剧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之中一直占有着重要的地位,也是电视收视的最重要的部分。它对于大众的文化想象和精神构成的影响不能低估,因此,如何在电视剧的娱乐性之中加入更多的历史内涵,使得电视剧的文化品格和观赏趣味有机地融合仍然是中国电视剧在高速发展之中面临的挑战。在这方面往往容易顾此失彼,有了大主题,容易缺少鲜活的细节和生动的故事;有了有趣的故事吸引人,却流于家长里短的琐碎的情节之中缺少历史的纵深。《上海,上海》在这一方面进行了相当有益的尝试,也为电视剧的文化提供了新鲜的经验,为电视剧由小见大,从个人的命运表现大时代的大主题。

这部电视剧从一个人的成长史看上海的传奇历史,透过一个在现代中国的动荡之中坚韧努力,不断追求的人物刘恭正的奋斗对于上海的历史有了生动的描述。这种描述既延续了现代中国对于上海的表现的传统,但又有了新世纪的新的历史视点和电视剧的特色,因此显示出了新的形态。对于上海的表现,二十世纪的中国作家曾经做出过坚韧的努力,如茅盾的《子夜》和周而复的《上海的早晨》就是其间的翘楚。这两部作品都是以中国民族资本的发展作为自己的故事的表现的中心。这其实也显示了上海这座城市对于中国现代历史的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他们都代表了特定历史时代人们对于上海的理解。《上海,上海》当然也承继了这种对于上海的表现的基本的方式,选择了一个坚韧不拔地追求商业的成功,有强烈的抱负和梦想的人物刘恭正贯穿整个故事,以他为中心扣连着上海滩的形形色色的人物和历史的风云变化。其中有“年代剧”式的爱恨情仇和复杂的人物纠葛,但更加引人瞩目的却是其中所包含的上海这座城市在自己的历史中所展现的性格魅力和一种可贵的“上海精神”对于我们的启示。

这部剧的有趣之处在于它的不少人物都在上海的真实历史中找得到自己的原型,而故事的许多情节也有真实的历史背景和来源,许多“老上海”耳熟能详的掌故和轶事也穿插其间。但故事的主线却是和“大历史”连在一起的人物的命运。这不同于历史剧的紧扣历史真实,也不同于传奇剧的陷入人物的感情和生活纠葛的细节之中,而是在传奇中有历史,历史中有传奇。在这里,刘恭正所展现的追求梦想的坚定性和为人处世的灵活性的结合,坚持理想的意志力和机敏巧妙的商业技巧的结合其实正是上海这座城市的性格的一个重要的侧面。在现代中国的复杂的历史纠结之中,这种个人追求梦想,追求成功的“中国梦”往往屡败屡战,找不到在“大历史”中的位置。因此,刘恭正当然并非完人,他的不断的努力也自有其悲剧的色彩和左右支绌的困境,也走了不少弯路和经历诸多曲折,其自身的弱点也曾经多所暴露。但正是在这样的困境中始终坚持努力,期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而有所作为,永不停息地追求梦想,正是“上海精神”之所在。我们不禁感慨,刘恭正在那样复杂的历史情势之下仍然勇于追求,他的梦想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难以实现,他却从未放弃努力。在今天的全球化时代,中国高速成长,处于新的崛起之中的时刻,不断前行,通过自己的努力为自己,也为社会创造更美好的未来的“中国梦”有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我们也需要为实现梦想而努力。于是,《上海,上海》就由“上海精神”的表现展现了“中国梦”的历史传承。这也为我们提供了历史的启示。

以电视剧,从人物的故事展现“大历史”走向,《上海,上海》这部电视剧提供了有益的尝试。对于中国电视剧在传奇中展现历史的深度,对于通过电视剧从侧面表现“中国梦”的大主题有新的开拓。

话题:



0

推荐

张颐武

张颐武

724篇文章 2年前更新

著名评论家,文化学者。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包括大众文化与传媒、文化理论、8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和电影。近年来,张颐武一直专注于对全球化和市场化激变中的中国大众文化和文学的研究,并对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当代文化作出了丰富而重要的阐述。主要理论专著有《在边缘处追索》、《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新新中国的形象》、《全球化与中国电影的转型》等;大众阅读出版物有《思想的踪迹》、《一个人的阅读史》等。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