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非诚勿扰2》:老去的一代人的自我伤悼

张颐武

    

   《非诚勿扰2》在这个岁末是公众关注的焦点,人们还记得《非诚勿扰》在2008年那个金融危机袭来,全球和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的前景扑朔迷离的时刻,这部电影却给予了我们一种乐观的、向前的力量,通过温情而幽默的故事给予了我们真实的激励和鼓舞。我们可能都还记得在那部电影的最后,葛优扮演的秦奋拿着他买回的自己发明的那个铁管向远方眺望,而范伟扮演的失败的风险投资家迷惑地问:你看到了什么?秦奋回答:“未来”。这时银幕上出现了一片灿烂的中国红,这个乐观的结尾在今天思考似乎更加意味深长,更加耐人寻味。我觉得,当年许多人对于未来充满了忧虑和不安的时刻,冯小刚却赋予了我们一种乐观的情绪,一种对于中国未来的信心。而这部电影对于今天大都市人的感情生活的困扰的表现也让观众感同身受。因此,我们都对于这部电影的续集充满期待。

有趣的是,这部新的《非诚勿扰2》却在延续上一部的前提之下,有了微妙而重大的转变。这种转变其实多少溢出了冯氏喜剧的传统的温情与幽默统一的模式,让我们的期待和这部电影的故事形成了反差。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上一部的延伸和发展,而是它的转变。以秦奋和笑笑为中心的故事由于有了关于孙红雷扮演的李香山的部分而发生了转变。这里出现了一种忧郁的调子,一种在幽默中的反讽意味,在这当然和王朔的加入编剧有关。王朔的独特的语言风格和洞察力从八十年代中后期到九十年代的中叶一直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大众文化的发展。他的锐利的讽刺和如同自来水一般流出的机智的语言形成了独特的风格,这种风格对于包括冯小刚的早期的“贺岁片”在内的九十年代的影视作品形成了重要的支配作用。当年的王朔实际上是我们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最为关键的一个时期里让我们从旧的规范中脱离出来的主要的人物,他让我们脱离了旧的规范,他以锐利的嘲讽消解了过去的规范,让我们能够轻松地笑着和过去告别。但进入二十一世纪,王朔已经归于沉寂,他的风格中的语言的机敏被冯小刚的电影所承继,但冯小刚的温情和善意淡化了王朔式的尖刻,也更加具有和社会沟通和对应的效果。现在王朔重出江湖,作为编剧参与这部电影,当然就带着他 所独具的风格,而这部电影也时时可以看出王朔式的敏锐和尖刻超出了冯氏喜剧的特定的模式,这里随处可见王朔式的玩笑和洞察。如对于“关爱企鹅”的一段戏剧性的表述,就是典型的例子。

这部电影关于秦奋和笑笑的段落还留着《非诚勿扰1》的故事的延续,留着对于当代的感情生活的复杂性和微妙性的思考。这个线索的存在能够让《非诚勿扰》的特点得以存留。但增加的李香山和芒果的段落则明显地凸显了王朔式的风格。而秦奋和笑笑的故事在这里显得相对单薄,这里让我们有深刻印象的是李香山的故事里的独特的意蕴,这里有一种刻骨铭心的感伤和对于自身的伤悼,从一开始的离婚仪式到最后的李香山的提前到生前的悼念仪式,让我们感受到感伤。这种感伤其实是类似王朔在2007年复出时出版的《致女儿书》和《和我们的女儿谈话》所具有的那种对于时光流逝,岁月沧桑中的英雄迟暮的深切的感慨,一种对于自身老去,已经无力改变世界的深沉感受被凸显得格外清晰。那个让人感伤的告别,我们觉得既是李香山的告别,也是一代人回首自己的过去,清理自己的人生的轨迹。这里李香山和秦奋等人都是在中国开始进入改革开放的时代的第一代人,他们在当年叱咤风云,纵横天下,有一股无所不能的豪情,也有许多负债和歉疚。当年既充满勇气和力量,又有粗暴简单;既赢得过热爱,也有过伤害。这些都在渐渐变老时候再度显影,形成了李香山告别仪式上的那种感伤的氛围。这种内心的复杂的感受其实是这部电影的魂,是这部电影的最为让人感动的部分。这其实是王朔和冯小刚这些人的写照,他们从八十年代一直是时代的中心,受到关切和瞩目,但今天时移势迁,生活已经有了巨大的变化,王朔在他复出后的作品里的那种对于岁月苍茫,生命老去的感慨在这里进入了大众文化领域,形成了新的想象的能量。我们可以看到这一代曾经影响过我们的生活的人在老去的过程中感到了对于自己的生命的伤悼。我们在这里看到的是一种无力抗拒时间的忧伤。

有两部相隔十多年的电影的结尾处的仪式有惊人的启示的意义: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的结尾处,出现了一辆巨大的凯迪拉克,其中是穿着西装的,看起来无所不能的王朔和姜文等人驶过包括天安门广场的北京的大街,这部回首少年时代的电影投射了他们当年成为在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的过程中的历史主体的自负和自信,他们当年对于自己有巨大的信心。但到了《非诚勿扰2》结尾处的李香山的告别仪式我们看到的是对于自身的有限性的体察,看到的是衰老和死亡的阴影的存在。这些相对“个人化”的主题其实喻示了改革开放的第一代人的开始走向衰老的感慨。年轻人在崛起,岁月在流逝,生命所期望的年轻和活力在消退。这些内容给了《非诚勿扰2》一个新的层面。这种感慨在大众文化中久已难以见到了,今天它通过冯小刚和王朔的合作中再度凸显了出来,其意义值得关注。

这部电影可能不是受到80后、90后期待的电影,但它具有高度的个人化的色彩,也有了卓尔不群的风范。它是王朔和冯小刚这一代人直面自己的生命的陈述。它其实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感受,它其实是从个人投射中国变化的历史,在感伤中寻找新的可能性的独特的电影,它既属于当今的大众文化,又融入了王朔式和冯小刚式的想象的混合。这些都给了我们一种新的刺激,让我们重新回首自己的人生。

     

话题:



0

推荐

张颐武

张颐武

724篇文章 2年前更新

著名评论家,文化学者。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包括大众文化与传媒、文化理论、8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和电影。近年来,张颐武一直专注于对全球化和市场化激变中的中国大众文化和文学的研究,并对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当代文化作出了丰富而重要的阐述。主要理论专著有《在边缘处追索》、《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新新中国的形象》、《全球化与中国电影的转型》等;大众阅读出版物有《思想的踪迹》、《一个人的阅读史》等。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