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虎妈”争议的冷思考

张颐武

 

“虎妈”自受到媒体报导以来,在中美两国和世界不少地方都引发了公众的关注和兴趣。人们由此受到了不同的启发,在进行不同角度的教育大讨论,其意义和价值在各国其实都有其不同的意义。人们在惊叹“虎妈”的作为的同时,都对此事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不同的看法,都试图通过这一事例对于自身的教育有所反思和启迪,其影响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具有全球性。在这一新闻开始冷却的时候,其实需要更加理性和清醒的冷思考,才会对于教育的健康发展有所助益。这个事件其实像一面镜子,照出的是不同的人对于教育和下一代成长的不同的理解。

“虎妈”的事例一方面渲染了华人的父母对于下一代教育的高度的关注和严格的要求,另一方面也凸显了这种教育有其过于严格,家长的意志过强,难免对孩子的个性和自由发展有所压抑的方面。这两个方面如此戏剧性地统一在这一事例之中。因此,在中美各自相关的大讨论之中,其实都在这两个方面上有不同的理解和判断,也有不同的思考。在美国,一方面有人由此对于华人和中国文化注重教育,注重下一代的智力和技能的发展引起关注,并认为这是中国的教育的一个引人瞩目的长处,另一方面当然也有不少觉得这样过于严格和苛刻也会是孩子的天性难以发展的议论。这其实很大程度上引发了美国人对其教育的走向的讨论。有些人认为美国的教育一些年来所面临的困难正是在于对于青少年和儿童缺少严格的要求,把天性自由发展和放任自流混淆,造成了一些未必理想的后果。一些人认为“虎妈”事例有其积极的方面。当然也有不少相反的意见。但“虎妈”引起了某种触动则是无可争议的,也在很大程度上引起了美国公众对于教育问题的高度的关切。不能说多数人同意“虎妈”式的教育,但可以说,相当多的人认为美国的教育方式过于宽松,缺少竞争力,也是事实。

在中国所引发的反响也很复杂,一方面不少意见认为“虎妈”式的教育对于孩子的天性和自由发展形成了负面的效果。这种议论在媒体中较为流行,另一方面也在家长和老师中也广泛存在着另一种议论,就是不严格要求,听任孩子随心所欲会产生不良的后果,“虎妈”的成功之处值得借鉴。众说纷纭,难有共识。其实这也是在中国近年来的关于下一代教育的分歧和争议的延续。许多论者强烈地认为中国的教育现在存在过于重视知识的传授,过于刻板地压抑孩子的天性,压抑了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因此有很大的问题,需要做根本性的调整和改变。这种意见似乎在媒体中形成了某种主流的声音。这可以说在中美之间有一种“互逆”的现象,在美国很多意见由“虎妈”而注重家庭和学校教育的严格性,担心过于放任的意见不少,相当多意见要求更严格。但中国的很多人还是希望更加发展孩子的个性,更倾向于某种程度的放松。这些意见都有其依据和理由。

但在中国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其中较多的小学和中学教师等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和不少家长,认为严格要求和较多知识的传授其实对于保证孩子的成长有高度意义,不能认为中国的教育,尤其是初中等教育无效或失败,媒体的一些事例并不完全客观。我就听到过许多中小学教师私下议论,他们认为,中国的中小学教育严格要求其实并不错,它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基本的教育质量和水准,让许多资质平常的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切实的进展和成功。我听到的意见认为,确实孩子的负担相当重,也确实可能对于天才的养成形成某种损失,但我们的教育的有效在于让普通孩子的竞争力通过严格要求和管理得到了加强。可能我们的方式不利于天才脱颖而出,但确实有利于普通人成为人才。美国式的教育可能利于天才的自由发展,但往往使得普通孩子缺少约束而难以学业进步。我就亲耳听到一位考察过美国中等教育的中国中学教师说,美国的数学等课程过于容易,并不一定合适于中国。中国教育可以保证孩子有饭碗,未必能出天才;美国的教育让一些天才脱颖而出,但整体的效果未必理想。这些说法当然并不是全面研究的结果,也不一定准确,但却是第一线的教师的体验,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家长的意见其实也相当分歧,往往是孩子成绩好的较多肯定当下的教育,成绩较差的否定的居多。但似乎媒体对于这些意见缺少报道,这些人也缺少在媒体发声的空间。

从“虎妈”的事例看来,对于教育的成功与否存在不同的标准,而严格要求和自由发展,技能培养和人格健全都是孩子成长中不可或缺的,如何平衡是一个难题。而中美教育的比较也是一个难以简单判断的议题。这些都需要更加全面客观,理性冷静的审慎评估。客观批评自己不容易,客观肯定自己的长处也不容易。目前所需要的是更加充分的公开讨论,而不是一惊一乍的情绪化的宣泄。全面地倾听不同的意见,也让媒体的探讨更平衡和更深入,是当下中国关于教育的讨论亟待解决的问题。从这个角度看,“虎妈”带来的影响不可低估。

话题:



0

推荐

张颐武

张颐武

724篇文章 2年前更新

著名评论家,文化学者。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包括大众文化与传媒、文化理论、8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和电影。近年来,张颐武一直专注于对全球化和市场化激变中的中国大众文化和文学的研究,并对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当代文化作出了丰富而重要的阐述。主要理论专著有《在边缘处追索》、《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新新中国的形象》、《全球化与中国电影的转型》等;大众阅读出版物有《思想的踪迹》、《一个人的阅读史》等。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