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平民秀”带来多大文化影响力

2011-05-17 07:00:36 来源:解放牛网 解放日报
●主持人:本报记者 支玲

 

●嘉 宾:张颐武 (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

 

 

    ●文化的角度、思路越来越下移,越来越贴近平民百姓,这是一个大趋势。人们在围观他人的同时,也宽容了自己的弱点,这是平民化节目得以走红的重要社会心理基础。

 

    ●一个富有想象力的平民文化的新空间,现在已经向我们呈现了出来。从文化层面而言,现在看起来还有些粗糙、不入流,但它提示我们,这里有一个新的空间有待于我们去发掘和创造。

 

 

    解放观点:第二季达人秀成了不少身怀“绝技”的民间艺人展示的舞台。民间草根的踊跃参与,也令此类节目成为平民文化的最佳展示舞台。然而, “怪人”迭出, “虐人绝技”纷纷登场,反串者、山寨者的比比皆是,也让不少人产生疑问:中国老百姓的创造力真的只有这些?您怎么看这种声音?

 

    张颐武:从物种多样性的角度来看,这种展示不能说没有价值。它主要表达的是,普通人也能掌握一门绝活。至于这些绝活能否登上大雅之堂,是否有很高的艺术境界,可能都谈不上。就像那位展示“耍牙”绝技的姑娘,从技艺本身来讲比较偏门,也很难从文化上给予很高评价,更不可能变成主流文化的一部分。但通过她的展示,人们能够看到一个普通的个体生命如何投入感情、投入奋斗,也就足矣。

 

    文化的角度、思路越来越下移,越来越贴近平民百姓,这是一个大趋势。你看旭日阳刚是模仿者,但他比原唱者还要红,这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他们走红的基础,是今天的老百姓不再需要把自己压住的 “文化英雄”,人们欣赏的是有很多弱点、不足,和自己差不多的人。所以,从芙蓉姐姐到凤姐,一方面很多人对这种搞怪嗤之以鼻,但另一方面,通过对她们的这种关注,很多年轻人也宣泄了自己心中的压抑和不快。这既是挠到了社会的痒处,也触到了内心的痛处。人们在嘲笑中,有一种奇怪的欣赏,这是一个很值得玩味的矛盾现象。这背后的潜台词其实是:人们在围观他人的同时,也宽容了自己的弱点。我认为,这也是平民化节目得以走红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心理基础。

 

    这样的好处是,每个人的心理都会相对比较平静——不为当大明星,只求三分钟闪光。但另一方面,这种平民式的短暂快乐文化,可能也会令个人的冒险拼搏精神、整个社会的奋斗意志有所减退。这也是值得引起关注的。

 

    解放观点: 2005年超女的红火,让人们看到了娱乐业未来的希望。但达人秀 “讲述老百姓的故事”,到底能让我们看到什么呢?

 

    张颐武: 当年的超女,是为了选出大明星,选出青春偶像。因为在当时中国的电视文化里,青春偶像是相对比较稀缺的资源。所以2005年超女创造了一个奇迹,一下子选出了像李宇春这样的超级青春偶像。后来很多选秀节目也想跟风延续这个路线,可是这个效用后来逐渐递减了。当 “选拔大明星”的功能逐渐丧失后,选秀节目就必然面临着转型,于是转成了带有一定竞赛性的,变着法地讲述普通人故事的节目。

 

    这种改变还体现在,比赛色彩的淡化。当年超女让 “PK”成为年度流行词,可见竞赛对抗色彩之浓。但我们今天看达人秀、 《我爱记歌词》之类的选秀节目,其实已经是 “文无第一”,很难谈得上是一个比赛了。因为这样的选秀根本没有标准,大家看的就是眼缘、感动。一半是表演、一半是故事,选秀节目要素和结构正在发生根本性改变。

 

    解放观点:这种改变,会带来怎样的文化影响力?

 

    张颐武:这种改变昭示了一个大趋势:平民文化的受关注和崛起。目前它主要体现在生产方式、生产平台的转化上,而不是原创力上。所以现在就连写作也逐渐转移到微博上,这都是一脉相承的。只要140个字,真正实现了人人都可以书写。这和谁都能唱歌,谁都能站出来秀一把,本质上是一样的。娱乐业正处在一个深刻转型过程中,平民文化的形成也在摸索之中,至于未来如何,我们尚不清楚。

 

    但我们会发觉,最近几年几乎都没有诞生新的超级明星。这一方面和选秀节目的半衰期有关,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整个文化生态发生了改变。在平民化网络的冲击下,原本依靠销量支撑的唱片业不可避免地陷入了不景气。而今流行的都是神曲曲风,凤凰传奇一类的口水歌,它们通过网络实现低成本的传播。当平民化的路径替代传统唱片业的传播路径,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劣币驱逐良币的一种表现。因为这种通过大规模生产、廉价方式流行的文化,正在冲击娱乐业传统的生产模式,导致经典作品、超级明星的出现变得越来越难。视频技术的发展,使得个人制作的影视也有用武之地,如《老男孩》等的影响。这都会让自娱自乐在今天变成新的文化创意的空间,这种潮流会不断蔓延。

 

    不过问题总是有两面性的,一个富有想象力的平民文化的新空间,现在已经向我们呈现了出来。而且它关怀弱者,它让每个人都能在镜头前展示三分钟,也可以说通过另外一种方式实现了众生平等,具有一定的社会安慰功能。

 

    解放观点:我们的有些平民文化似乎总也摆脱不了山寨、口水的影子,从文化资源的角度,我们该如何看待其中的文化价值?

 

    张颐武:是的,就像旭日阳刚虽然很感人,但再怎么样,他们也只是一个模仿者,只能借助别人的东西来表达自己。还有像赵本山,本来他是模仿平民的,但现在很多人却要靠模仿赵本山来证明我一介平民的本事。可以预见的是,模仿既有的超级明星、主流文化,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将成为中国平民文化中的重要一部分。

 

    关于中国平民文化的形成,我认为也不用操之过急。毕竟过去的100多年里,中国人生于忧患,非常不易。面临的社会压力很大,一般人都不能很好地放松,儒家文化也让人很“端正”,我们还不太擅长这种放开、搞怪的东西。其实现在已经比以前放开得多,当然还很不够。我认为,目前它的价值更多在于精神层面,让大家能够互相温暖,让生命能够相互借鉴,让彼此对生活有更多体验。从文化层面而言,现在看起来也许还有些粗糙、不入流,但它的价值不在于建设,而在于提示我们,这里有一个新的空间还有待我们去发掘,有待于水准高的人不断去创造。中国的平民文化展现出自己的灿烂光华,还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

 


话题:



0

推荐

张颐武

张颐武

724篇文章 2年前更新

著名评论家,文化学者。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包括大众文化与传媒、文化理论、8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和电影。近年来,张颐武一直专注于对全球化和市场化激变中的中国大众文化和文学的研究,并对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当代文化作出了丰富而重要的阐述。主要理论专著有《在边缘处追索》、《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新新中国的形象》、《全球化与中国电影的转型》等;大众阅读出版物有《思想的踪迹》、《一个人的阅读史》等。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