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奢侈品的诱惑

张颐武

    奢侈,在中文里历来不是什么好听的说法。从传统上看,它乃是一种“过度”的消费,接近于浪费。奢侈品自然也不是什么好的概念,它似乎是一种昂贵和毫无用处的东西,让人觉得反感和厌恶。在计划经济时代,奢侈更是一种近乎罪行的事情,奢侈品也是受到无情的批判和否定的东西。我还记得当年有一部电影《钢铁巨人》,电影里有一位技术员名叫梁君,此人思想问题严重,其标志之一就是喜欢喝红酒。最后走向了堕落。红酒这样的东西就打上了可疑的烙印。这样的作品当然是和计划经济时代的风气一致的。那时候,人们的日常生活的消费已经压到了最低,除了果腹求饱、穿衣遮体之外,似乎其它的消费似乎都是“奢侈品”。

    当年奢侈品在基本的功能上是浪费和无用,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严重背离。在文化上是腐朽和没落文化的象征。计划经济时代对于戴手饰、玩时髦玩艺的严厉的制止和否定正是它的生活哲学的关健部分之一。但人的欲望和对于无用之用的物的渴望还是难以制止。我还记得那时候我父亲的一位同事,由于单身没有家累,就有一点点闲钱,大胆买一块当时极难得的瑞士表。我还记得大家鉴赏这块表时的那种一面有点嘲讽,一面有点羡慕的笑容。他在其它方面也非常讲究,夏天戴一顶巴拿马草帽,冬天一个样式古怪的哥萨克式的皮帽,凉鞋也不是塑料的,而是考究的皮凉鞋。我最景仰这位叔叔的是他有一条红白的磁铁棒。这条磁铁棒的设计精美,散发着优雅的光芒。这东西看起来全无用处,却非常迷人,让当时只有五六岁的我羡慕不已,抓住就不肯放手。最后是以这位叔叔将磁铁送了我才算罢手。这块磁铁一直在我家里,直到我上大学以后搬家时还见到。让我感慨了半天。我很小的时候,还有一次看资产阶级生活的展览,目的是让我们感受其生活的反动。但其中有一套非常漂亮的火车车模的确让我着迷。它非常类似八十年代有名的西德电影《情暖童心》里面的那一套,许多火车在复杂的铁铁轨上穿行。穿越山川河流。这大概是奢侈品,却如此地迷人。

    这里的启示在于,人生并不仅仅是果腹求饱,也不仅仅是对于宏大的目标的追求,但也需要一点点奢侈品作为日常生活的点缀,看起来无用之物,其实自有其“无用之用”。奢侈品的意义就在于从一般的日用品中间超拔出来,它的交换的价值远远 高于使用的价值。象征的意味远远 高于实用的意义。它展开的是物体迷人的“神秘性”。这当然会让文化批判者反思和追问,但也不能不说我们生活的许多进展都和一种对于奢侈的追求有关。它点燃人对于未来的渴望,吸引人对于好东西的向往,塑造人对于生活的品味。在那样的时代,人们对于这些东西的迷恋还不能消失,说明这也是人性的一个方面。当然人不能象古代的石崇等人那样过度和过分的奢华,靠剥夺别人来满足自己。但适度的奢侈还是自有其道理的,这并不是经济的理由,其实自有一种精神的需求在。《白毛女》中的杨白劳到了那样的窘境,还是要给女儿一根红头绳,足见在物质最匮乏的时候,人也还要一点点奢侈品。奢侈品的诱惑也依然存在。

    奢侈品被正名是近几年的事,它变成了优雅、高贵、魅力的象征。所谓的国际奢侈品的品牌都在中国建立了自己的专卖店。时尚的杂志开始介绍奢侈品的品牌,大幅的户外广告推介奢侈品的品牌,而专卖店也极尽装饰之能事,弄得千奇百怪。这些奢侈品的 诱惑变成了我们许多人生活的动力和期待的中心。许多女士为了名牌皮包节衣缩食,也有诸多男士为了豪华汽车努力奋斗。这些物品的追求现在已经冠冕堂皇,没有什么问题了。从经济上,买它是“拉动内需”,不再是浪费和胡闹,没有什么负罪感了。从文化上,也是优雅品味,不再是腐朽了。但今天我们似乎走到了另外一个极端,似乎没有奢侈品就没有了自己的身份和自尊。看看网上的社会新闻,为沉迷奢侈品而导致的精神沦丧似乎也时时出现。而用奢侈品炫耀性的消费也每每引起别人的反感。过度的对于奢侈品的追求其实也有毛病。过去我们为了别人不敢奢侈,今天我们同样为了别人大肆奢侈。这其实都是过度和不得体。如何找一个平衡很重要。我想这个平衡点还是在自己的喜欢和适合自己的性格和消费水平上。现在的消费社会山外有山,每个人都觉得自己钱少,一种品牌对我已经太贵,对于他人可能还太便宜。追求无止境,产生巨大的焦虑。这当然也是激励人的动力的一种,但过分的追求还是必然扭曲自己的生活。

   其实,对于奢侈品保持一点平常心是挺重要,关键是自己喜欢和迷恋,而不是为了别人拼命争取。今天面对奢侈品的诱惑,还是得随遇而安一点。

 

 

话题:



0

推荐

张颐武

张颐武

724篇文章 2年前更新

著名评论家,文化学者。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包括大众文化与传媒、文化理论、8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和电影。近年来,张颐武一直专注于对全球化和市场化激变中的中国大众文化和文学的研究,并对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当代文化作出了丰富而重要的阐述。主要理论专著有《在边缘处追索》、《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新新中国的形象》、《全球化与中国电影的转型》等;大众阅读出版物有《思想的踪迹》、《一个人的阅读史》等。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