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编者的话:
1918年,《新青年》杂志发表了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至今已经100年。《狂人日记》是鲁迅先生的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也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它的发表,表明白话文正式登上舞台。在这100年间,以白话文为书写规范的中国文学有着怎样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呈现了哪些特点?新时代,中国文学的发展方向如何?本期讲坛邀请张颐武教授讲述百年文学与文化。
 
百年文学的发展历程
 
如果把1918年《狂人日记》在《新青年》的发表视为新文学开端的话,至今已整100年。《狂人日记》的发表,对于新文学的发展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性时刻,白话文正式登上舞台,并成为中国文学的新力量。
 
在这100年间,中国文学的发展可以分为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20世纪初,五四新文化运动到1949年,这个阶段一般被称为中国现代文学。这一阶段可以看做是新文学开创和发展时期,它的发展首先完成了白话文的语体转换,以前以文言为书写规范,在这一阶段彻底转化为以白话为主;风格上亦和世界文学接轨,步入了现代时期;文学表现的方式和表达的内容,都开始进入一个现代进程。第二阶段是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到上世纪80年代以前,这是当代文学的前期部分,亦即计划经济时代的文学时期,这一时期呈现出和计划经济社会、文化特点相关的一些特征,既有五四新文学的延续,呈现出一致的一些特点,同时又有着很大的变化。第三阶段是从改革开放以来到今天的这40年,这一阶段中国文学出现了大量新作品,也出现了一些新的表达方式,特别是新世纪以来,中国文学发展繁荣,不仅积极和世界文学接轨,而且自身也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比如新世纪以来的近20年,文学和社会一样经历了巨大的变化。20多年的时光意味着一代人的成长,而文学的形象和格局所发生变化的深刻性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因为它不仅仅是常规性地随着时代变迁而产生新的文学的发展和变化,而是在从文学媒介和载体到文学整个结构的异常深刻的变化。一方面,文学随着全球化和市场化的发展以及中国的高速发展而出现了诸多新的形态与新的表达;另一方面,文学的、媒介的和载体的变化根本上改变了原有的单一的以纸质出版为中心的文学。中国文学的想象力正在经历一个前所未有的重塑的时代。过去一直引导和支撑我们对文学想象力的那一套观念与价值已经在新的格局下渐渐成为了历史。而改革开放以来的前20年,那些曾经主导过我们文化的一代人也已经渐渐成为舞台的背景,新时代文学则以我们当年难以想象的形态展现自己。
 
总体来看,这100年来整个文学的发展,从一开始就呈现出了中国文学现代性的特征,这一现代性文学的发展演变过程即是这100年文学发展的历程。文学和文化是和自己所处的大时代紧密相联的,既反映时代和回应时代,也影响时代。中国五四以来的文学和文化是中华民族这100年来奋斗史的一个方面,也是用艺术对于这个大时代的表现。
 
我所在的北京大学不仅见证了中国新文学的开端,还是一所学术重镇。今年是北大建校120周年,它很早就对新文学有所关注和研究。中国新文学伟大开创者之一的鲁迅先生,曾在北大担任过教职。北大还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新青年》的主要阵地,创办《新青年》的代表性人物陈独秀、胡适等,以及新潮学生中很多也都来自于北大,可以说新文学的发端始自北大。北京大学一方面在兼容并包的氛围下形成了很多新的学术思想、文化思想等,即使后来在西南联大时期也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上世纪50年代,北大新文学研究出现了一批学者,如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的重要开创者王瑶先生,在北大任教多年,有很多著名的学者都是他的学生或受到他的影响,由此也形成了北大独特的新文学研究风貌。北大不仅在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研究有着深厚的基础,而且在其他文学研究方面也有雄厚的力量,比如杨晦教授在文学理论研究方面的成就等。因而,无论是新文学研究还是文学理论抑或古典文学研究,北大都有着较好的基础和扎实的学术积累,并出现了一批丰厚的学术成果。同时,北大对学术前沿的问题也非常关注,比如近年来兴起的网络文学。上世纪80年代,谢冕先生在新诗研究,尤其是朦胧诗研究都作出了开创性的成果。严家炎、孙玉石、洪子诚等老师的研究有重要的贡献和开拓性的意义。北京大学的现当代文学研究一直是整个学术领域内都占据一定位置、具有一定影响的。另一方面,不管是在当代文学研究批评和信息梳理上,还是在文学创作上,北大都培养了一批学者和作家,如曹文轩老师,他是中国儿童文学最具代表的作家之一。因此,北大之所以一直以来成为文学研究的重镇,不仅在于它扎实的文学积累,对于新文学、文学理论以及古典文学的研究等注重创新精神,同时还关注学术前沿问题,更在于它培养的一大批学者、作家也都成果显著,学界新的思想、新的现象,都刻有北大的烙印,这不仅是北大的选择,更是时代的选择。北大的研究一方面是对历史的梳理和探究;另一方面,也注重对新的文学现象、新的文学发展路径的研究,注重发现新的问题。按照温儒敏老师的说法,这是“守正创新”。
 
大众文化的现代性
 
我研究大众文化,发现大众文化研究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部分。大众文化和文学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大众文化往往与我们现在所指的现代媒介以及传播方式联系较为紧密,电影、电视文化都是属于大众文化。它和文学一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它们都是靠想象、虚构、抒情等为中心的艺术创作,但是它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纯文学,其实文学中有一部分是属于大众文化的,比如通俗文学。大众文化是一个比较广泛的概念,从受众来看,大众文化的受众范围广泛,特别是现代社会,与市场经济相关,与现代传媒紧密相关的流行于公众之间的包括文学在内的一种文化,并在公众中产生一定的影响。它和纯文学是有一定界限的,纯文学是一种相对比较小众的文学形式,而大众文化由于和市场、现代传媒联系紧密,因此它传播的路径广、传播的方式多样,受众广泛,这样的文化就是大众文化。
 
当然,大众文化和我们整个社会进程是密切相关的。大众文化实际上是一种社会化产物,它在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比如说,电视、电影、传媒、流行音乐、流行小说等都是和现代传播工具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们的影响力很大。随着中等收入群体的快速增长、经济高速的发展,使得大众文化的影响力既依赖于传统的现代化平台,如电影、电视等,也依赖新的平台,如网络,因而,网络文学随之兴起。网络文学的崛起使得文学面临着新的网络文学和纸面文学“双峰并峙”的状态。网络文学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如今已经不再是一种可有可无的新奇的点缀,也并不是许多人想象中的小众的新的风格实验的策源地,它已经异常深刻地影响了社会公众的阅读生活,同时也在迅速地改变人们的阅读习惯。从这个角度上看,网络文学已经改变了整个文学的格局,也提供了新的文化形态。实际上,现在的网络文学和传统的纸面文学之间“双峰并峙”的状态已经逐渐清晰,网络文学具有的生命力已经显现了出来。显然,网络文学属于大众文化中发展得最为快速的一种文学样式。新的平台的出现,使得大众文化的影响更加快捷、广泛。网络给了文学和大众文化一个新的空间,延伸了人们的阅读方式。近20年来,网络文学发展突飞猛进,不管对于文学还是大众文化来说,既是一种希望,又是一种挑战。
 
大众文化当然有其通俗的特点,往往比较活跃的同时,也有相对艺术品位的局限性。理解大众文化,首先就要厘清大众文化和文学及高雅艺术的关系。刚刚也提到,文学中有一部分属于大众文化,但纯文学就与大众文化有着明确的区分了。纯文学追求复杂的写作技巧、对人性的探索更深刻,文学性更强,而受众小,就像电影中的艺术电影,舞台艺术中的歌剧、京剧等,它们属于文化传承,这些高雅艺术是与大众文化相对应的,因而其文学性、艺术性更强一些。但是,大众文化也有一定的文学性,它也有格调、有趣味,它也有跌宕起伏的情节、言简意赅的语言表达等,所以说,纯文学和大众文学之间是一种互相补充、互相渗透的关系。一方面,在纯文学等高雅艺术中发展出来的文学技巧、文学方法、思考路径的方式等都会为大众文学提供借鉴,使大众文学有所吸纳、吸收;纯文学等高雅艺术也从大众文学中不断汲取营养,丰富自身,因此二者互融互渗。还有一种情况,很多艺术家或作家等介于二者之间,一是相互平行发展,二是互融互渗。在文化史上,历来有文野之分,一面是社会总是要追求文化的提升,追求更高的艺术展现,文艺精致化的提升功能是极为重要的。另一面,也要从民间文化中汲取有生命力的东西来丰富文化本身。文要提升野,野要丰富文。这样的规律也是文艺发展的必然。流行的大众文化可以说就是一种来自民间的“野”,它保留了文化上的活力,但也要让其有积极意义的方面能够在社会主流中得到自己有效的提升,能够更好地发挥其功能,让其能够更好地传播正能量。
 
就拿电影来说,电影中的故事片其实和小说是相通的,小说是一种文学样式,很多电影也是通过文学改编而来,它们相同的一点就是:叙事的艺术,都讲故事。如果故事片电影和小说之间有着相同的地方,那么纪录片电影就和文学中的报告文学、纪实文学以及非虚构文学也一贯相通。因而,我研究电影,为的是打通这两者之间互通的部分,虽然小说是用文字叙事,电影依靠的是影像和声音,但它们所起的作用和功能是一样的,俗话说文学和影视不分家,通过分析研究电影来更好地研究文学,研究大众文化。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方面的探索我想也是有一定意义的。
 
大众文化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一方面,大众文化的发展有其必然性,也是文化繁荣和发展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的部分,另一方面对于其发展路向和价值取向的引导也确实不可缺少。客观和理性地认识其复杂性,对于我们在文化领域里的公共政策的实施,对于文化的评价和传播的机制的健全都有积极的意义。
 
新时代文学和文化发展的趋向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文学和文化的多样化发展,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生活。把握新时代文学发展的趋向,就要正确看待当下的文学发展状况、正确理解当下文学面临的时代背景。
 
在我看来,新时代文学发展的趋向有两个方面需要重视:
 
一是,依靠当前新媒体带来的改变,从文学内部出发,深入表现生活,挖掘社会进程中的变化,以及人们对社会、对人自身的思考。
 
传统的“纯文学”和类型文学等仍然在发展中,也在不断地出现新的作品和新的文学趋向。与此同时,20世纪90年代以来,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给文学带来了重大变化,使文学本身也受到影响。新媒体不仅给文学带来了很多新的因素,也从根本上改变了文学发展的格局,使文学的形态呈现出了一种全新的面貌。这种形态的影响,一方面使文学阅读和写作的流程发生了改变;另一方面,使文学与社会和生活的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变化将我们原来所习惯的文学不再有原有的样式了:首先,是造成了文学原有的出版平台的改变,文学出版的平台由具体可见的纸质载体,转化为“虚拟”的互联网载体。这个变化一方面存在“平移”的现象,就是原有的文学资源都已经平移到了网络之中。新的以纸质发表的作品也会迅速地在网上传播;传统的纸质文学已经无障碍地“平移”到了互联网的空间之中;原有的文学刊物或文学书籍都有了自己的网络化的版本。这虽然并不改变纸质文学的传统的特性,但这使得原有的纸质文学的传播在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网络,尤其对于年轻一代来说,他们阅读传统的纸面文学也更加依赖网络。正因如此,我们应该把握好、利用好它们之间的这种“平移”关系,将更多更好的中国故事、深刻表现人们社会生活以及对生活深切思考的文章展现出来,供人们阅读、欣赏、体会。
 
其次,当前新媒体的发展,还形成了一种和纸质文学不同性质的,“平行”于纸质文学的网络文学。这种网络文学已经突破了原有的纸质文学的限度,是由网络中生发的文学形态。其发表的空间在网络上,阅读的空间也在网络上。它们中有一些已经形成了线下的纸质书,但这已经是网络写作和阅读的衍生品,而不是原有的纸质文学。这种形态的网络文学也开始受到读者的欢迎,如一些依赖微博等新媒介形式的小说,像张嘉佳的现实题材的短篇作品,它们已经突破了原有的局限,变成了文学未来发展的关键部分。我们可以发现,现在的年轻一代作者和读者大多是在网络的文学空间中写作和阅读的,这种“平行”发展的形态让原有的文学生产机制发生改变。我们正是能依靠这种生产机制,来讲述人们身边的故事、刻画生动的人物、反映人们的生活。
 
网络文学的兴起是新媒体发展的重要部分,也是所谓新媒体时代的重要象征。它从来也没有试图“替代”传统文学,反而是另辟蹊径,开拓了另外一个文学空间。这个空间中的文学“想象力”的展开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学写作,这些情况是纸质写作时代没有见到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学的多元化、立体化、发散性等特点已经通过新媒体得到清晰的呈现。文学艺术的发展和时代、社会不可分,中国社会站在新的历史平台上,时代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节点上,文学内部应该依靠网络的特性、运作方式,发掘、探索历史和今天之中国的文化价值,同时也是让我们的读者更好地感受、了解、认知自己的创作,来达到深化阅读、净化心灵的目的。我想这是未来文学发展的一个趋向。
 
二是,中国文学和文化从20世纪中叶开始在中国大陆、中国港澳台地区和海外华侨文学的各自发展形态,在这40年中已经结束。当下以中国大陆为中心的全球性的汉语写作和出版机制已经完全形成。因此,当下的汉语写作显然都受到以中国大陆为中心的“虹吸效应”的影响,出现了以中国大陆为中心的相对统一的汉语文学空间。实际上,由于冷战结构所形成的20世纪50-70年代原有的汉语文学的分立结构,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发生了新的整合和集聚。这种作用形成了汉语文学无可争议的以中国为中心的效应。这所形成的变化在今天更为清晰。中国文学已经成为世界文学中一个重要而关键的组成部分。以汉语写成的中国文学在这40年中已经跨出了原来和世界文学相对隔离的发展状况,已经融入了世界文学的发展。这些年来中国文学的形态既在世界文学的总体格局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国“纯文学”融入整个世界文学发展的特质已经相当清晰。它的风貌已经越来越为世界文学的其他部分所熟悉,它的形态也和其他部分越来越具有一种让人易于了解的特征。中国文学已经成为整个世界文学写作、出版、翻译、阅读、评奖的全流程的一个部分。无论从莫言等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等世界文学的重要奖项,还是中国文学多语言翻译介绍的机制已经形成,中国读者对全球文学的了解程度等都说明了中国文学现在已经是全球文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而且也让汉语文学已经成为世界文学整体格局中具有高度影响力的部分。中国的改革开放在改变世界格局的同时,也改变了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结构中的位置。它将继续在全球发挥它自身的文化影响力,通过跨文化的传播让其他国家的公众也能很好地了解。文学文化“走出去”,一方面要自己讲好故事,另一方面是面对世界讲好故事。
 
这就有一个文学和文化的跨文化传播问题。在跨文化传播方面,需要在内容和传播途径上掌握好思路。首先,在内容上需要“两条腿走路”,在重视文学经典传播的同时,还要重视大众文化的传播。大众文化的传播往往比文学经典的传播更加容易,传播过程中存在的“文化折扣”也更少,而“文化折扣”越少,就越容易被人理解,流行音乐、电视剧、电影、流行文化以及明星的传播力等,都是传播的有效方式。一些在文化传播方面具有高度全球性或区域性影响力,被认为文化软实力较强的国家,如美国、韩国等,无不是以大众文化的传播作为文化传播的主要内容,且传播渠道灵活多样。以前我们往往忽略了这些方面,认为传播就要传播经典文化、高雅文化。诚然,经典文化、高雅文化是需要传播的,但与此同时,我们要将大众文化放在我们的文化传播、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位置上。文学传播亦然。其次,在传播路径上,要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并重。让中国社会内部先感悟到我们文学经典、精英文化的活力,这是“走出去”的前提。中国本土市场是全球最好的市场,中国互联网发展迅猛,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使得中国对文化产品的需求不断扩大,对经典的追求不断提升。中国的中等收入群体和80后、90后甚至00后的年轻人,是文化消费的主体,对中国本土的文化市场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我们首先要把握住这些主流消费群体,让他们对自己本土的文化产品、文学作品感兴趣,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才能进一步带动消费,活跃本土文化文学市场。有了本土市场的基础之后,再逐步向国际市场扩展。本土市场的活力其实是“走出去”的最好根基。
 
世界各国有愿望了解中国,同时我们也有愿望让世界了解自己,现在已经有不少中国的作家在国际上开始具有了自己的影响力,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现在中国本土的文化建设和国际文化传播都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能够使中国文学和文化在未来的发展面向时代、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话题:



0

推荐

张颐武

张颐武

724篇文章 2年前更新

著名评论家,文化学者。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包括大众文化与传媒、文化理论、8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和电影。近年来,张颐武一直专注于对全球化和市场化激变中的中国大众文化和文学的研究,并对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当代文化作出了丰富而重要的阐述。主要理论专著有《在边缘处追索》、《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新新中国的形象》、《全球化与中国电影的转型》等;大众阅读出版物有《思想的踪迹》、《一个人的阅读史》等。

文章